马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学说? -z6尊龙官网平台下载

战略

马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学说?


相关附件:
  • 20150916133127872
  • 30多年前,一次在中国人民大学听讲座,对高鸿业老师当时的一句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深:“当理论和实践打架的时候,倒霉的必定是理论”。理论反映现实,理论解释现实。当理论不能反映和解释现实的时候,所谓理论指导实践,便无从说起。对于专注于实务的管理者来说,其实践并不是为了检验真理,其理论诉求也并不一定是为了指导实践。准确地说,管理者通常需要这样一种理论,一种能够反映和解释现实的理论,来帮助他们感知现实,证实感知,并对其管理行动赋予意义,最终使之感到从容,有据,坦然,合理。说白了,管理者对理论的所谓“应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符号性的消费,与烧香拜佛,请咨询师,问风水先生相差无几,主要为的是心理上的满足和踏实。

    佛有佛的道法,咨询有咨询的套路,风水有风水的招术,理论自然也有理论的做派和规矩。对于中国的广大管理实践者而言,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呢?我建议大家思考如下四个问题:一种理论或学说(其方法论与主要结论),(1)是否为国内管理实践者所接受和信奉?(2)是否为国外管理实践者所接受和信奉?(3)是否为国内主流研究社区所接受和欣赏?(4)是否为国外主流研究社区所接受和欣赏?在考察这四个基本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所谓的理论,其实是有“实践中的理论”和“文献中的理论”之分的。前者流传于坊间,口头传承,生动鲜活,所谓对潜规则的理解和信奉便是一例。后者存留于纸上,见诸媒体,广为传播,比如波特战略分类法。本文关注的重点,是有关解释中国管理问题和现象的学说与理论。

    如果我们相信理论反映和解释现实,那么,文献中的理论应该是实践中的理论的外在化,书面化,和正式化,是某种升华和浓缩。因此,我们首先从一个学说是否能够引起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共鸣来看问题。如果一个理论,被中国管理实践者信奉,而该理论并不被主流学术社区欣赏,这种理论可以称为“黑市理论”,有其存在道理。比如,大多数企业家以及学者可能会认为政府“应该”体谅企业的难处与困境,宏观调控要慎重。而比较知趣的管理实践者则这样认为,政府做事毕竟按照政府的逻辑,虽说不能一刀切,到时也得切一刀。搞管理的,不管政府的政策是否得当,只要能够正确地预测政策走向,就可能比对手更及时妥当地采取对策。这种现今的黑市理论,大概是可以转入灰市理论,进而摆上桌面的。

    有些理论,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者非常信奉,国内学术界也十分认可,但并不符合国际研究社区的检验标准。这种理论可以成为“人民币式理论”或“中医式学说”。当下中国的学术社区与咨询业和各类所谓实战派人士很难清除地界定与区分。因而,中国的管理学学术社区相对比较复杂,缺乏统一的规范。所谓的被中国管理学研究社区接受的理论,实际上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但的确又可能沙里含金,真伪共存,并且局部亮点,智慧非凡。比如,基于现代管理实践与观察的所谓“土狼”,“休克鱼”,“做减法”,“向解放军学管理”,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献的“三国”,“论语”,“易经”等。这些理论或学说,通常难以经得起科学研究标准的推敲,但却偶尔管用,间或有效。大家似是而非地理解,稀里糊涂地应用,将信将疑地喜欢,莫名其妙地信奉。

    既被中国管理者接受,又被国内外学术社区共同承认的理论,大多是源于西方管理实践的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而被认为是某种具有中外跨国

    普适性的理论,比如swot分析,产业结构分析,波特战略分类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说法。这种理论和学说,可以被认为是“信用卡式理论”,或者“西医式理论”,可以“全球通”,走遍天下,不仅西方管理研究与实践者津津乐道,而且在中国学术界和管理者中亦是耳熟能详。然而,以中国管理实践为素材的理论,迄今为止,鲜有达到如此境界者。

    以中国管理实践为素材,应用国际主流管理研究社区认可的方法论做出的成果,已经初见端倪,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并且往往不被中国学者认可,尤其是不被中国管理实践者认可。这种理论和学说通常由两类学者生产制造,他们有时各自为战,通常则是两相合谋。一是国际管理社区的精英学者以管理研究国际化的名义向中国(以及东欧,东南亚,拉美等)扩张渗透,主要散播既有观点,捎带蜻蜓点水地进行“本地化”包装。一类是在西方受到主流研究社区正规训练的华裔学者以及一直对中国饶有兴趣的外国学者,努力将中国题材的研究引入国际主流,颇为值得钦敬。

    但问题是,这些研究者很少有持久扎根中国者。与国外的汉学家不同,他们很少是中国通,或者中国企业通。不仅如此,来自中国企业的各类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妥当性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对研究结果(尤其是实证研究结果)的信心。因而,这些理论与学说,恰似当年的“外汇券”,是给外国人用的,给涉外的华人用的,不是给中国本土用的。比如,所谓“关系”(guanxi)的说法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西方主流文献。在美国,连狗都知道自己的产权。在中国,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关系是啥。其实不用隔靴搔痒。

    当然,还有一些理论,不管是国际主流社区认可,还是中国学术社区认可,抑或国内外学者都认可,而管理实践者就是不接受,觉得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学术研究,毕竟有其内在的逻辑。管理研究,亦是如此。虽然管理研究有非常强的功利性,它仍然有其相对独立性。有些研究结果注定是给学者和专家看的,属于“自娱自乐式”理论。这种自娱自乐,可以是本土局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相关性的。管理者没有必要看,更不必担心看不懂。正像绕口令是说相声的基本功,可以帮助说相声的口齿清楚地抖包袱,而听相声的主要听的是包袱,绕口令里通常没有包袱,不必多听,更不必多练。

    最后,还有一种情形,是以国外管理实践或文化背景为素材所产生的所谓“洋灰市”理论。之所以是灰色而不是黑色,是因为它们已经广泛见诸于媒体,而不是真正流行于实践。其主要特点是不被国际主流学术社区认可,基本不符合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标准。这种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杂乱无章,千奇百怪的故事传说,实战经典,多见于各类商务畅销书,比如“一分钟经理”,“向游骑兵学管理”,“羊皮卷”等。另外一种,系统性稍强,技术含量较高,可信之处较多。比如,德鲁克的各类著作与学说,以及“基业常青”,甚至“蓝海战略”等。

    而这种“洋偏方”,尤其是后一种,却在中国的管理研究社区被当作学术文献看待,并且在商务书市场大行其道,为众多管理者购买与消费,不知是否吃得消。中国真是个大市场,什么都能卖出去。好像没有什么理论遭遇“倒霉”,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乎它们和实践有没有关系。正像开放之初,欧洲随便来个三流乐队都被国人认为是世界级的。现在,是个外国人写的什么书都有人翻译有人卖。说来也怪,在国外信奉中医的毕竟少数,而在中国管理界,信奉洋教,猎奇洋偏方的却是大有所在。不知是何道理。

    奉劝诸君:如果你是有志于带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企业家或管理者,请你多了解西医式的理论,出门带上信用卡。如果你主要在国内游走,通晓人民币式的理论,了解中医式的学说,探索某些黑市偏方还是必要的。其它的理论让它们自生自灭吧。

    马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发树管理学讲席教授

    bimba商学院学术主任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