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壮: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模式、机会、原动力 -z6尊龙官网平台下载

杨壮

杨壮: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模式、机会、原动力


相关附件:
  • 136024005
  • 互联网时代就是量子时代。量子时代的特质是:复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突发性(频繁黑天鹅事件)。环境的特质告诫我们今天发生在这个世界里的重大事件没有简单的逻辑或因果关系;事件发生的原因由多种复杂因素决定,事件发生可以不是持续性的,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拐点。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最新例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历史不能决定未来,统计很难预测结果,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很有可能决定今天事业的成败。

    改变创新思维模式

    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局势,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学会逆向思维,跳出盒子,用多元的视角看待复杂多变的世界,找到创新的时机。历史的经验虽然可以让我们吸取很多教训,但是也会成为今天创新的阻力。进入21世纪,人们不能被传统的宿命论思维折磨,创新者必须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眼望星空,脚踏实地”,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更要有梦想,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反潮流、敢为天下先、敢越雷池一步。

    教育创新的机会

    推动人类创造力的原动力是让人们生活工作得更好,让人们在更清洁健康的空气中呼吸,让消费者买到可靠可信的商品,吃到健康美味无毒无害的食品。我多年在教育行业工作,认为教育领域存在无数创新机会,让孩子从小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人世间的真善美。

    美国加州可汗学院的创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令人尊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网上普及教育模式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基础教育是个很好的补充,誉满全球。通过个性化的措施和互联网技术运营方式,老师学生关系变得十分密切,学生不单被动学习知识,而且一步步被挖掘出内在潜能和兴趣。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nsd)下设的bimba商学项目办学理念和方式也是一种创新。bimba,原北大国际项目,除国际化办学特质外,还给商学院学员提供国家发展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讲座,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等等。这种管理经济跨学科的学习给通常注重微观金融和管理的mba学员提供了国家宏观视角和世界发展格局,对商学院培养21世纪更为稀缺的复合型和综合素质商业人才,对学生未来创业和职业定位都产生积极影响。

    支持持续创新的原动力是什么?

    支撑持续创新的原动力在哪里?如何激发年轻人在创新的道路上走下去。我认为以下五个因素至关重要:

    (1)创新必须要有梦想。在北大教书十几年,我发现学生的梦想是创新的根基和原动力。有梦想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行动。但是中国学生由于从小学、中学、大学面对应试考试和社会现实压力,很多人很早就丧失了自己的梦想。很多本科毕业生表示最大的梦想就是赚钱买房。

    七月下旬去以色列见到了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92岁的佩雷斯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他在离开政府后直到9月28号去世,一直在给年轻人培训,激励鼓舞他们不要忘记初衷和梦想。佩雷斯告诫中国企业家,一个人的梦想和他对世界的看法有直接的关联。他说了一句让人难以忘怀的话:你的梦想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在以色列,我们看到的创业者都在为实现自己梦想拼命地奋斗。

    (2)创新者必须学会提问。创新是在已经定案的基础上跳出盒子做出前人不敢做、无法做的事情,并不是随意拷贝他人的创造。创新要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基本点在于对前人的理论和实践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因此,创新的前提是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不被传统模式和结论所约束。

    在北大,我经常问一些本科生,回到家之后,家长问你第一个问题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考试考了多少分?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没有做出格的事吧?但是在以色列,家长,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关注,不输于中国母亲。但是母亲在孩子回家后问的问题通常是:今天在学校问了什么好问题?中以文化差异精辟解释了学会提问是创新的动力。

    (3)要培育多元思维的视角。多元的视角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因为你必须要挑战原来的权威。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数理化,从小训练严格,有重大比较优势。但是在社会人文领域—历史、哲学、政治、文化、社会学、心理学,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让学生去自由广泛阅读、讨论、思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保藏中的经典巨著,和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文理学院学生的阅读量相差不是一个等级。没有大量的原著阅读,学生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单一性、一元性,而不是多元性。结果必然是学生不敢(担心犯错)也不能(没有自信)跳出有限一元的知识圈子用多元的视角考虑问题。一旦出现不同观点心理会感到不舒服,不容忍,不包容。当然互联网时代海量和多元的信息流正在改变这种局面。

    (4)跨学科教育是创新的源泉。十月份我带北大emba学生去剑桥大学学习参观发现,剑桥有能力培养出92位诺贝尔奖获者与剑桥大学学院制的特质有直接关联。31所学院接受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攻读不同学科。虽然专业系(数学系、物理学)对学生十分重要,但是学院比专科院系的影响力更大,学生在这里作业、生活、吃饭、娱乐、交流,学生毕业后通常不是说我来自工程系,而是说我毕业于三一学院或国王学院。学生申请剑桥首先申请学院。学院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倾向,大家在一起吃饭、娱乐、交流的时候,文科生挑战理科生,医学专业生和哲学学生聊天,跨学科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创新的萌芽和想法。大学实现了大学办学目标: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精英就这样产生了。

    在北大,国发院下设的每年千人的经济学双学位项目已经运营多年,十分成功,是最受北大和校外学生欢迎的双学位项目。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北大、清华、人大、文科、理科、工科)学员聚集一堂倾听老师讲述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课后大家又在一起聊天、聚会、打球,参加双学位俱乐部活动。这和英国剑桥学院制办学有很大相似之处。不同专业背景学员在班上学习思辨,很容易打破传统同质化学习方式,产生出创新火花和多元思维。

    (5) 跨国界学习和交流。改革开放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游客纷纷走出国门到他国去学习、取经、访问、参观,学到了、看到了、观察到了我们不熟悉的知识、技术、模式、制度、文化、价值观。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的海归给中国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为企业创新不断升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功的本土企业家如马云、俞敏洪、马化腾等大亨也是不断在美国硅谷、华尔街和哈佛广交朋友,学习取经,提升了国际化视野和格局。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企业家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今天中国企业正在世界崛起,与世界企业融为一体。中国最好的企业具有国际色彩。国际最好的企业和中国企业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创新必须跨国界、跨国度、跨文化,因为在今天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里,你有多大的胸怀,你就可以成就多大的事业。

    本文转自 杨壮谈领导力 微信号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