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润园到岳麓书院:北大《曾国藩管理方略》课程侧记 -z6尊龙官网平台下载

图片

从朗润园到岳麓书院:北大《曾国藩管理方略》课程侧记


相关附件:
  • 849
  •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来到湘江之畔,北大国发院emba2018级学员们不禁豪情满怀。
     
    金戈铁马中,湘军的整严与勇猛从何而来?
    岳麓书院里,大儒朱熹与张栻的会讲,可仍振聋发聩?
    富厚堂内,曾氏家族何以绵延八代、个个精英?
     
    历史不再是凝固的。当你与历史深情对视,历史就生动起来,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无论是马陵之战、孟良崮战役蕴含的“孙子兵法”,还是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的“机动灵活”;无论是丝绸路上汉唐盛世的雄浑开阔,还是岳麓书院、富厚堂里的书生意气,北大国发院宫玉振教授都在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领导力,以现地的分析向学员传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生智慧。
     
    选择北大,就是选择了一份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北大国发院自2004年起,就开商学院风气之先,走出国发院所在的朗润园,走进历史事件的现场,推出了现地教学特色课程。教授们融历史、军事、管理于一炉的生动讲解,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尽显。
     
    11月1日至4日、11月14日至18日,两批emba学员分赴湖南长沙和娄底双峰,学习北大国发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微信图片_20181122161849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领导者为何要学曾国藩?

     如果说,扎根中国市场、中国文化情境的当代企业家,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有所涉猎和领悟,必须以历史上的领军者为模范,那么可选的对象不止曾国藩一人;仅仅在晚清,就有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人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收复新疆、洋务运动之中表现了领导者的果敢、胸怀与高瞻远瞩。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是毛泽东对曾国藩的由衷佩服;“足为吾人之师资”,这是蒋中正对曾国藩的肺腑之言。宫玉振教授是晚清史的专家。他专门为emba精英人群讲解曾国藩的管理方略,正缘于曾国藩不仅仅是晚清的“中流砥柱”,更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
     
    每一个来到商学院求学的emba,或对未来迷茫、正苦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或自觉领导功力不足,希望从理论的高度提升自己;或希望结识一帮豪杰之士,共谋大业。他们既需要学习曾国藩的领导力理论来融会,也需要了解曾国藩的领导力实践以贯通。
     
    如果说讲授“西点领导力”的北大国发院杨壮教授的课程是在“洋为中用”,那么宫玉振老师的这门课程则试图“古为今用”,让大家从曾国藩的人生修为与宦海沉浮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路向。
     
    岳麓书院:湘军打胜仗的“源头活水”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南地区理学思想传承之重镇。宋明时期,鸿儒朱熹、张栻、王阳明都曾在这里讲学。以“卫道”为湘军使命的曾国藩,也曾在这里修习。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2

    一幅幅楹联,彰显着儒家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和人间大义的担当;一张张照片,诉说着潇湘之地中兴将相的至功伟业。这其中就有曾国藩。

     从初创期的区区1万人,发展到鼎盛时期的35万人;从皇家不给粮饷的“体制外”团练,到彻底打败太平天国的劲旅,湘军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远近农民竞相来投?又凭借什么打败了太平天国?
     
    在宫老师看来,曾国藩以合理的制度规范人,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人,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人,凡此种种都给湘军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但最最重要的,不在情感层面,也不在制度层面,而在价值观层面——曾国藩将湘军打造成了一支 “有主义”的队伍,扬起“卫道”的大旗,与宣扬“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展开价值对决。
     

    3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正是岳麓书院给了曾国藩等一批潇湘知识分子以“拙诚”之道的濡养,让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道南正脉”,岳麓书院倡导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也引领着曾国藩既要有儒家之理想,又要经世致用,以一支强大的军队致“天下太平”。

     从岳麓书院到北大朗润园,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千年弦歌不绝;从北大朗润园到岳麓书院,今天的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再出发,重寻价值观对组织发展的提纲挈领。

    伫立于“圣域”、“贤关”的牌坊之下,emba们可为自己的队伍找到了长盛不衰的“主义”?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清芬世守,盛德日新
     
    细雨霏霏,坐了两个多小时汽车,北大国发院emba(2018级)学员终于抵达了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就在这山坳里。
     
    作为“毅勇侯第”,富厚堂一派侯府气象。遒劲有力的牌匾“富厚堂”下面,以篆体写就的对联——“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显露出曾家的家风与家族使命:一方面,知识分子高洁的品德要世代坚守;另一方面,还要日日求新,让道德、学问不断发扬光大。

    4

     庭院两侧是藏书楼。曾几何时,那是曾氏族人“读书破万卷”的地方,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曾国藩祖父定下的严格家规把“书”字放在了首位,甚至比谋生立命的“蔬、鱼、猪”还要重要。由此,我们也终于明白曾国藩为何要以毕生心血保卫儒家之道统——在这样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当中,“读书”被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但探寻历史,我们发现曾国藩本人并未在富厚堂居住过。一方面,他不喜奢华,认为没有任何装饰花纹、取材当地的富厚堂仍失之靡费;另一方面,61岁,他就逝世于南京的两江总督任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富厚堂后山走过去,“思云馆”映入眼帘,这里是家宅附近曾国藩唯一居住过的地方。馆内按当年规制,摆放着曾国藩曾经读书的书桌、曾经休息的卧榻。一切都是那么简朴,与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仕宦居所毫不相称。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这幅楹联就悬挂在思云馆。咸丰七年,曾国藩回籍守制、被罢兵权、深刻反思己过时就住在这里。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宫老师引用曾国藩这句话说,领导力理论中有个熔炉理论,曾国藩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在对失败的反思中完成了自我超越。
     
    “人生不是赢在出发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这是宫老师的评点,更是对迷茫中的企业家的忠告。或许来到北大国发院读emba,正将成为他们人生事业的转折点。而在这个转折点上,他们将会有怎样的提升呢?
     
    湘江畔:帅之以诚,勇猛精进
     
    课堂外,湘江水滔滔不息;
    课堂内,emba反省不绝。

    三天的室内授课,宫玉振老师以其对国学的精深把握和对历史材料的娴熟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重点放在了“重”、“耐”、“浑”、“明”、“辣”、“慎”、“暇”、“裕”、“强”九个字上。

    5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是曾国藩以一“耐”字修身的诠释;

    “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曾国藩以一“慎”字全身的自警。
     
    那么,来到北大国发院求学的emba,他们在以往商场的南征北伐中又做到了哪几点呢?
     
    一家民营糖果企业,如何恪守家训,让最优秀的二代接班人脱颖而出?
    一个保险公司的少年英才,为何在空降另一家分公司的过程中惨遭滑铁卢?
    面对挪动两亿元资金的合伙人,28岁的二代企业家为何敢临危受命,终让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回家安心过年?
     
    同学间亲身经历的分享,让大家开始反思自己:或是“明”有余,而“辣”不足;或是以一个“裕”字看淡名利,“修德不求报”;或是把情、理、法放在人性的天平上,掂量再掂量,思索再思索。

    “曾国藩管理方略的核心,在于卓越的自我管理之道、卓越的团队打造之道、卓越的价值传承之道。”宫玉振老师最后总结道。
     
    “帅之以诚”——这样有价值的分享,来自于陪伴学生、指导学生直至深夜的授课教师,更来自于“勇猛精进”的emba2018级学生。

    6

    “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梁启超如是评价曾国藩。

    中西合璧,知行合一,也是北大国发院对所有学生的期望与重托。

    愿大家在未来的课程中、在与师友的互动中,“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学有所成。(张彤 撰稿)

    (本课程感谢湖南校友会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网站地图